北京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人人头条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8868058

    被歧视一辈子,这位华裔女星如今登上美元

    2022-11-16 18:13:51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隋坤

    阅读:4767

    评论:0

    举报

    [摘要] “一个人的身份也许是在另外一个国家,但是她的心是属于祖国的。” 近日,新版美国货币上出现了首位亚裔头像。一位好莱坞华裔女星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她就是黄柳霜。·美国新发行的25美分硬币,上面刻有黄柳霜标志性的刘海和大眼睛。黄柳霜是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第一位留星的华人,也是那个年代最受关注的好莱坞女星
    “一个人的身份也许是在另外一个国家,
    但是她的心是属于祖国的。
     


    作者:隋坤


    近日,新版美国货币上出现了首位亚裔头像。一位好莱坞华裔女星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她就是黄柳霜


    ·美国新发行的25美分硬币,上面刻有黄柳霜标志性的刘海和大眼睛。


    黄柳霜是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第一位留星的华人,也是那个年代最受关注的好莱坞女星。齐刘海、娃娃头、大眼睛的经典形象让她在世界面前塑造了经典的东方美人形象,也让她身陷西方世界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中。


    在几十年的银幕生涯中,她不停地与种族歧视和刻板印象搏杀,却一次次失败。来到中国后,她加深了中华儿女的身份认同,开始不遗余力地为中国抗日事业提供帮助。

    歧视


    聚光灯下的世界总是纷纷扰扰,有歌颂的地方就有争议。


    黄柳霜伴随这两种声音走完了一生。有人说,生在那个年代,她似乎没什么选择。


    ·黄柳霜


    1882年,美国颁布了《排华法案》。这是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旨在阻挡在美华工入籍。


    这部法案的通过,彻底激发了美国人对华人的猎奇心理。


    进入20世纪后,美国社会最深入人心的华人角色叫傅满洲。他有着细长且翘到天上去的眼睛,留着两撇小胡子,暗示诡计多端,穿着清朝服饰,甚至还留着辫子,整天研究如何祸害西方人。

    彼时西方电影中的华人角色大抵如此。黄柳霜的银幕生涯始于那个年代。


    1905年,黄柳霜出生在洛杉矶唐人街的花街,她的祖父是第一批赴美淘金的华工。她先后在公立学校和长老会学校就读,不管在哪,她的身边总伴随着种族歧视。坐在后座的同学常用针扎她,想试试“中国人”有没有“痛”的感觉。


    那时唐人街是许多电影的取景地,黄柳霜放学后常在片场看热闹,有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这张精致的东方面孔。1919年,电影《红灯笼》需要一个龙套,14岁的黄柳霜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银幕上。从此,她以“中国娃娃”的形象出现在多部好莱坞电影中。


    两年后,她在好莱坞获得了第一个“正儿八经”的角色——在电影《人生》中饰演了当红男星郎·钱尼的妻子。

    ·电影《人生》剧照。


    很快,银幕上黄柳霜中国娃娃的造型帮她成为各家媒体的宠儿,但也招来了种族歧视者的谩骂。有美国影评人针对黄柳霜写下一篇文章,题目是《黄祸!中国入侵银幕》,文章刻薄地对黄柳霜和华人群体进行了“群体攻击”,语言粗鄙,不堪入目。


    此后,黄柳霜虽片约不断,但角色基本雷同——依附于白人,或是命运凄惨的亚裔女人。


    1922年,她出演了电影《海逝》中莲花一角。电影结尾时,莲花面对抛妻弃子的白人丈夫,选择投河自尽;1924年,她又在电影《巴格达窃贼》中饰演一位蒙古女奴:赤裸的背部、毒蛇缠绕的大腿、烈焰红唇的妆容和风情万种的眼神……美国人将这个画面制成电影海报,传遍了美国的每个角落。


    ·电影《巴格达窃贼》剧照。


    《巴格达窃贼》大获成功,黄柳霜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但是,此后她在好莱坞能接到的角色几乎都是性感、软弱、受人凌辱的娼妓以及花瓶。


    就连片酬,也成了种族歧视的载体——在电影《上海快车》中,白人女演员玛琳·黛德丽的片酬比成名已久的黄柳霜高出18倍。


    西方电影中的黄柳霜只不过从一个娇俏可人的东方娃娃,变成了娇艳欲滴的东方娃娃。



    反抗


    成名之后的黄柳霜是一位特殊的名流。她出门必须随时随身携带身份证明,以应对美国警察随时随地的盘查。


    1933年,黄柳霜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痛斥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刻板印象:“为什么银幕上的中国人形象总是小丑那个样子?而且还是性格残酷的小丑,凶杀、背叛、阴险!我们并不是那个样子!我们的文明史比西方长很多倍,我们怎么会那个样子?”


    为了逃离好莱坞的种族主义限制,黄柳霜在上世纪20年代末闯荡欧洲。


    在欧洲,她展现了惊人的语言天赋。仅几个月的时间,她的口音从美式英语切换成英式英语。又过了4个月,她熟练掌握以难学著称的德语。


    闯过语言关为黄柳霜敲开了欧洲电影的大门。在德国,她在《爱比刀更利》等电影中出演女主,挑剔的欧洲影评家也对她不惜笔墨地赞扬;在英国,她与影星劳伦斯·奥立弗合作了《粉笔圈》;英国作曲家康斯坦特·兰伯特在看了这位女演员的作品后着了迷,随后专门为她谱写了一首曲子。


    1929年,她出演了生涯中最后一部默片《唐人街繁华梦》。影片中,当红的吉尔达·格雷是片酬最高的女演员,但英国《综艺》杂志评价是“黄的光芒盖过了那个大明星”:“当黄在厨房后边跳舞的那一刻,她将格雷小姐的《唐人街繁华梦》给偷走了。”


    ·电影《唐人街繁华梦》海报。


    不久,整个欧洲的电影杂志争相刊登黄柳霜的故事。有趣的是,欧洲影评人经常把她称为中国人,她也越来越认同中国人这一称呼。


    旅欧期间,黄柳霜写过一篇关于“中国人被误解”的文章。她在文章中娓娓道来:实际上中国人本性善良、热爱生活,我们的纺织、陶瓷、服饰和宴饮都体现着这些特征。华人将友谊和家庭看得高于一切。


    那时的黄柳霜还没去过中国,但她相信,中国就是她梦中的样子。她曾对记者说:“我真希望自己生在中国。”她称中国人为自己的“同胞,这些最古老的文明人士”。在欧洲,她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几年后,黄柳霜带着一身荣誉回到好莱坞。她本以为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可以破除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没想到结果令她大失所望。


    1936年,一部表现中国农民勤劳致富的好莱坞电影选角,黄柳霜竟输给了白人瑞娜。更荒唐的是她被拒绝的理由:当时的美国法律禁止不同种族的演员在银幕上亲密接触。


    这次选角落选让黄柳霜陷入强烈痛苦中,也让她产生一个决定——去从未去过的中国看看。


    争议


    当年,黄柳霜在中国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


    黄柳霜刚声名鹊起时,中国人曾为之骄傲。彼时中国媒体对她冠以“我国旅美明星”的称呼,《良友》画报、《生活》周刊等国内媒体对她进行追踪报道,她在中国逐渐被人熟知。


    ·《良友》画报对黄柳霜的报道。


    国家积弱,国人希望黄柳霜能在国际重新塑造华人形象,但随着报道深入,国人的失望情绪越来越多。他们发现,黄柳霜在银幕上的形象总让华人难堪,对她的评价也很快变成了“侮辱中国的情形令人发指”“借洋人的鼻穴讨吸氧气的卖国者”。


    当黄柳霜于1936年抵达中国上海时,场面宏大,人头攒动。


    然而这些人当中也有许多她的反对者。一名上海记者直截了当地问她:“为什么要演这么多屈辱的东方女性。”黄柳霜的脸一下子红了。她回答道:“那不是我的选择。即使我不演,也会有其他演员去演,而我会失去仅有的中国人演中国人的机会。”


    同年,黄柳霜在《良友》画报撰写长文《我的自述》,陈述了自己在好莱坞任人摆布的不甘:“国人对于我所扮演角色,有点指摘,这使我很不安,因为我这种错误是无意种下的。初期入电影界,我只能完全受着导演者的指挥,不要说所扮角色是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甚至片中的情节他们也未必说明白。这是事实,导演者对于闲脚演员是不重视的,除了几个重要角色有权审查剧本内容是否对于自己主张有冲突之外,其余是不闻不问的了。”


    那年她在中国一共待了9个月,期间也有许多人欢迎她。


    名旦梅兰芳和影后胡蝶都对黄柳霜来华感到惊喜,梅兰芳将自己的京剧唱片送给她,胡蝶陪她参观明星影片公司。在那里,黄柳霜与国内同行交流创作经验,给国内电影业带来宝贵的前沿信息。


    正是这次来到中国,黄柳霜摆脱了长久以来的身份困惑。她在发表回国感想时说:“一个人的身份也许是在另外一个国家,但是她的心是属于祖国的。如果这一次我没有来到中国,那么我对于祖国的感觉会始终是模糊的。现在我来了,认识了祖国大地和可爱的人民,发现了‘慈母的爱’,从现在起,我确认了我自己是一个中国女性,而在此之前,我只是一个生长在洛杉矶的东方女儿而已。”


    待回到好莱坞,她拒绝出演丑化中国人的角色,还公开说:“我是中国人,以往塑造的角色给观众造成了对中国的不正确观点,实际的中国不是这样的。”


    援华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黄柳霜就公开谴责过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来,因为“不想自己居所对面是一个日式花园”,她特地搬了次家。


    中国之行后,黄柳霜开始通过“援华联合会”对国内捐赠物资。这是美国民众用以援助中国的一个民间组织。


    1937年,她将自己圣诞新片的所有片酬交给了援华联合会的华裔医生玛格丽特·钟。


    为了给中国募集药品,她拍卖了所有礼服。在拍卖会上,她还带来了额外的物品——在中国拍摄的5卷交卷。她希望西方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这场募捐,为中国的抗日奉献一份力量。



    上世纪30年代末是黄柳霜知名度逐渐下降的时期,她在此时期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援华事业,后来更是全职为美国援华联合会工作。


    为支持抗日,她主演了一部宣传影片《轰炸缅甸》,旨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恶行;她还为《新华食谱》作序,让华人餐馆在战争期间仍保持客流。1942年,她在电影《重庆来的女人》里塑造了抗日女英雄关梅。电影中,关梅被处决前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民必然会战胜侵略者!”


    只是,她对援华抗日的贡献,没能改变部分国人的看法。


    1943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宋美龄来到美国争取援助。在好莱坞盛会上,宋美龄与一众亚裔明星推杯换盏,人群中唯独少了黄柳霜的身影。


    黄柳霜的挚友瓦格纳对此愤愤不平:“没有哪一个人比黄柳霜更忠实地为援华事业而努力工作。但是在这次电影招待会上,她被邀请来向宋美龄问好了吗?没有!”


    后来得知,宋美龄和一些反对者对黄柳霜的看法是:她代表的是只有洗衣店、餐馆老板,黑帮和苦力组成的旧中国人形象。黄柳霜为此十分失落。


    此后回忆起这段日子,她虽心有遗憾,但还是感到无比骄傲:“我已为长期支持和援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终身无憾了。”



    战争结束后,黄柳霜的演员生涯也接近末期,她选择回归平静的生活。1960年,她成为首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星的华人。


    ·黄柳霜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留星。


    一年后,56岁的她突发心脏病离世,结束了起起落落的一生。


    半个多世纪后,黄柳霜的名字出现在美国货币上,美国铸币局局长文特里斯·C·吉布森表示:“这个硬币的设计是为了反映黄柳霜所取得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她是一位勇敢的倡导者。”


    对于美国这个举动,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钱峰对《环球人物》记者分析称:“美国民主党一直以来标榜自己尊重少数族裔,此举是其众多拉拢少数族裔的措施之一。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社会日益撕裂,针对亚裔的歧视情况愈发严重,所以民主党也希望这个铸币计划能挽回美国形象。”


    2019年,好莱坞星光大道上,黄柳霜的星星旁边出现了另一位华人的名字,刘玉玲。


    出道时,刘玉玲承受着与黄柳霜类似的亚裔刻板印象,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星光大道留名演讲中,刘玉玲说:“如果我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弥合了最初赋予黄柳霜的刻板角色与如今(亚裔获得的)主流成功之间的鸿沟,我很高兴能成为这个进程中的一部分。”


    部分资料来源:扬子晚报、新民周刊、北京日报、南方人物周刊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小艺空间

        小艺空间

        698文章
        313.7万总阅读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